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安徽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发展,满足能源煤炭行业人才需求,紧跟国内外软件工程前沿,为国家培养软件工程高层次人才。
学科始建于2011年,拥有一直高水平的学术梯队,现有专任教师23人,副教授11人,IET Fellow 1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科研创新群体3个。主持项目1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100余万元,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CSCD等收录20余篇,软件著作权30余项。依托“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拥有3个省级科研教学平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10个专业实验室,15个实践教学基地。坚持开放办学,深化合作交流,近年来共主办“2019ATCI”、“首届安徽省计算机大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5次,邀请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优青、IEEE Life Fellow等一批高层次专家开展学术讲座近200场次,学科目前培养海外研究生3人。
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首创煤矿、矿山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煤炭行业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面向矿山的图形图像处理和容错计算领域,深耕图形图像处理、容错计算关键技术,面向煤矿精准开采和安全预防的需求,着力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软件工程复合型人才。
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瞄准矿业科技和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围绕“图形图像处理、容错计算”等学科建设方向,依托本校地矿学科的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依托“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形成面向煤矿的基于图形图像处理的计算机视觉应用的学科专业突破点的建设与发展思路,面向容错计算中故障检测与诊断、静态动态冗余,软件容错方法等关键技术领域。
质量保障体系:
(1)依托“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学校下拨学科建设经费充足,保证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保障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学科团队;(2)在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形成校内督导评价机制为导向,院内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导师质量督导实施,校外督导评价补充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督导机制;(3)构建了“课程思政、一流课程、核心课程、示范案例”多维互补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注重线上线下结合,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